新华网杭州8月25日电 题:还公众一笔捐赠“放心账”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 黄深钢

    25日,浙江省湖州市“四名乡镇干部私分救灾捐款”案在当地中级法院二审开庭,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审理结果还有待时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募捐不断发掘民间救助资源,必须加强对社会捐赠的监管,给公众一本“放心账”。

    近两年间,我国发生多起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捐赠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个别地方出现捐赠监管失控、捐赠账目不清、捐赠渠道不明、捐赠去向模糊,这些都是公益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拦路虎,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加以彻底解决。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建立为捐赠者负责的机制。目前,我国没有系统完整的备案制度,许多公民捐赠后就空手离开,这往往为有不良企图的捐赠管理者带来可乘之机。浙江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李玉林认为,出于对捐赠者负责,应把捐赠凭证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对每笔捐赠都要给付相应的接收凭证,标明捐赠时间、地点、性质、数额与接收者。只有账目公开、明晰,这些“救命钱”才不会再流失。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完善社会捐赠的法律法规。社会捐赠近几年成为普遍现象,而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十分滞后,有的过于简单,有的立法层次低、效力不高。湖州“私分救灾捐款”案很可能只是无意间漏出来的,要堵住更多漏洞,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酝酿已久的慈善法草案已具雏形,希望这部大法早日出世,并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守。

    还公众一笔“放心账”,必须加大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的力度。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据专家介绍,美国任何公民都可以到慈善机构查阅相关账目,而英国对慈善、捐赠信息的披露要求堪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15家公募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20家非公募基金会机构发起筹建的基金会中心网8日启动,全国1800多家基金会相关的资助项目、财务收支及捐款信息将通过中心网向公众披露,就是值得肯定的一步!

    天灾给民众带来创伤,慈善捐赠被乱用甚至贪污则会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广大公众和监管部门,要扎牢法制的篱笆,睁大监督的眼睛,绝不允许“救命钱”成为“糊涂账”!(完)

责编微信:cctvsmedia
相关阅读
普通文章大连警方通报“120救护车和小车碰撞”:事故致2死1伤
普通文章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件,惩治“机闹”改善出行体验
普通文章上海近6000人被纳入职业打假异常名录
普通文章最高法公布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标准:每日462.44元
普通文章社保代缴公司参保不及时,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损失谁承担?
普通文章男子假冒军人相约女主播 一见面就要给她买别墅
普通文章重庆已在32个区县建成行政争议化解中心
普通文章[组图]徐汇区建设“在一起”法治朋友圈
普通文章用好生态补偿法治化新契机
普通文章四川法治蓝皮书在京发布 涉及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多领域实践成果
普通文章全国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
普通文章各地精心组织加强学习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 中法视窗(www.chinafz.org.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kx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