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会议中,不断有参会人员睡觉。在主持会议的区领导强调此会重要时,一些人竟然打起了呼噜……这件事前两天发生在沈阳铁西区。其实,根本不用点明是哪里,这种情况委实属于常见的景观,没“立此存照”的不算,曝光的都不知有多少起了,早可以归纳为“类”的现象,根本谈不上媒体报道渲染的所谓“惊人一幕”。

  当然,这样的拟题与“标题党”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揣摩,拟题者的逻辑是上海刚刚烧过大火,50多条无辜的生命骤然逝去,咱们这儿开个重要会议强调部署,防患于未然,你们这些街道和比较重要的单位负责人、防火负责人,竟然如此惬意地打起呼噜来,这样无动于衷,还不算是没心没肺吗?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但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暴露问题终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打呼噜”的人主观上不够重视会议是毋庸置疑的;笔者无意为“打呼噜”的人进行任何辩解,然而,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不妨在呼噜声之外找找其他原因,也就是会议本身的原因。

  如今的各种会议正变得冗长、变得越来越乏味,这样说,自信是能够得到认同的。从前有“党八股”,现在可以说有“会八股”。这种风气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需要留待专业人士去进行研究了。“二股”之间,显然存在着相应的关联。按毛主席“以毒攻毒”归纳的“党八股”八大罪状,什么“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什么“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什么“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什么“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如此等等,“会八股”不也具备这些典型特征吗?毛主席说“党八股”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有人一定要写这样的文章,“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鹦鹉学舌一下,“会八股”就是下决心不要干部听了。

  但“会八股”终究也有自己的特色:开场白是没完没了地铺陈形势,大谈不能再常识的常识,大讲讲了无数遍并且不讲也谁都明了的意义。领导讲话不弄他个万把几万字,好像就不成其为领导讲话一样。于是,很多讲话的实质,正如王世充的手下向他直陈的:“语太烦而无领要。”如果没有这种现场的会议经历,随便翻一翻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多如牛毛的会议材料中的领导讲话,也不难感受到这一点。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当人们精神饱满且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不直奔主题,讲该讲的东西,翻来覆去的那一套就成了催眠曲,错失了被牢记的最佳时间;而终于等到切入正题,谈到具体措施,又是要如何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把手怎样之类。八股,就是个“公式”嘛。“会八股”遵循的就是这样的公式。

  所以,我们对开会“打呼噜”现象,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其实,即使没有“打呼噜”,倘若会议八股,与会者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会议就没有任何作用可言。像当年“反对党八股”一样“反对会八股”吧,“会八股”治理好了,“打呼噜”也许自然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