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 题:面对“血荒”,需要的是制度反思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

    空前严重的“血荒”牵动人心。在各方努力和各种措施实施后,一些城市的情况已有所缓解。面对这一尴尬的“血荒”之痛,反思和应急同样重要。只有找出现行制度中的深层缺失,形成保证血液供应的长效机制,才能让“血荒”渐行渐远。

    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这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分析各地“血荒”屡屡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献血或无偿献血还有一定的误解,有的认为献血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有的对“无偿献血、高价用血”心存疑惑;二是制度激励还不完善,献出爱心后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不能调动献血者的积极性;三是献血保障措施不到位,献血不够方便,有的医疗人员采血服务不好。

    问题的暴露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否及时、有针对性地逐一破解。

    献血是免费的,用血的费用是高的,是否以此盈利?公众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这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和血液管理机构公开账目,公开流程,公开运行,公开血液的采集、运输,还公众一个明白,消除“公民献血、医院卖血”的疑虑。

    激励措施的完善同样必不可少。无偿献血制度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关键是各地能否以有效的措施、有力的办法激发公众的爱心。就普通群众而言,一味地强调“觉悟”、“奉献精神”,将献血人群单一的原因归于“道义”,显然是有所不足的。对于献血者,可以用一些非经济手段真正起到“鼓励”作用,比如对本人和家人用血给予更多方便和优惠,而不能让过程过于繁琐和不便;对农民工等群体、多次献血的固定献血者,应当加大鼓励力度,比如让其免费进入公园、优先看病等。

    要强化责任完善服务保障措施。这次“血荒”中暴露出有的城市医务人员在采血过程中有工作时间减少、态度冷淡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献血是献爱心,医疗卫生部门应尽最大的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应从工作流程要求、作风建设方面规范医疗人员采血的职业规范,让献血者感受到便捷和温暖,绝不能允许因为采血人员态度冷淡而使爱心冷却。

    “血荒”问题关及生命,决不能成为周而复始、挥之不去的社会之痛。只有社会有关各方认真反思,以此为强化责任、完善机制的“契机”,才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爱心,彻底远离“血荒”的危机。(完)

责编微信:cctvsmedia
相关阅读
普通文章大连警方通报“120救护车和小车碰撞”:事故致2死1伤
普通文章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件,惩治“机闹”改善出行体验
普通文章上海近6000人被纳入职业打假异常名录
普通文章最高法公布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标准:每日462.44元
普通文章社保代缴公司参保不及时,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损失谁承担?
普通文章男子假冒军人相约女主播 一见面就要给她买别墅
普通文章重庆已在32个区县建成行政争议化解中心
普通文章[组图]徐汇区建设“在一起”法治朋友圈
普通文章用好生态补偿法治化新契机
普通文章四川法治蓝皮书在京发布 涉及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多领域实践成果
普通文章全国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
普通文章各地精心组织加强学习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 “来源: 中法视窗(www.chinafz.org.cn)”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邮箱:kx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