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假宽带”——来自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这个调查结果,让1亿多网民很伤心。调查显示,使用4兆宽带的用户中,理论上应享有每秒512KB的网速,实际上,平均速度在每秒400KB以下的超过九成,平均速度为每秒230多KB;使用2兆宽带,理论网速是每秒256KB,实际上,平均速度在每秒200KB以下的超过80%,平均速度为每秒140多KB。此外,在宽带费用方面,中国也高于韩国、美国等。一片质疑声中,也有专家出面力挺说,“假宽带”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北京晨报》12月25日报道)

  有关“假宽带”,最近几天有电信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否定,客观地说,有些理由还说的过去,也有些理由则属强辞夺理。

  有些道理的,如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指出,现在用户上网达不到应该要求的速度,是网站服务器的端口容量偏小,所以在高峰期的时候,用户在网站的服务器堵塞了,这和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宽带没有关系。事实上就我们的感受来说,无论是上网浏览,还是下载文件,在有些网站就很有冲浪之感,而在有些网站则慢如“蜗牛”。网站服务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速,这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如此,电脑的软、硬件环境,对网速也有影响,使用同一条网线,不同的电脑也可能有不同的网速,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宽带缩水理由。

  属于强辞夺理的,如知名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我们说4M的宽带事实上不是传输速度保证达到4M,而运营商允许最高的速度是4M,在网线入户的过程中,各环节都有可能对速度产生影响。全世界都是用原始输出数据去表述,如果中国也用这种表述就被认为是假宽带,这有失公平。对这样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公平不公平,有一个站在什么角度来认识的问题。如果客观公正地说,宽带假不假,更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认识。

  网线接入用户家中,各转接环节都使网速流失。网速流失最大的,就是分户网线对主干线的分流。一条或许能达到标定流量的原始输出宽带,接入居民小区后,可能被几十户、上百户共享,如果这些用户同时上网,网速就被大大拉低。好比一条水流很足的主干水渠,在灌溉农田时被多条支渠分流,支渠的水流就只能相当于主干水渠的1/n一样。那么,只相当于1/n的接入速率,还能称为n兆宽带吗?无论全世界是否都这样表述,这也都是确定无疑的假宽带。

  技术上的通用表述,不能成为名不符实的通用理由。因为电信企业与用户之间,是一种买卖合约关系,唯一服人的解释,是经济合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规,不是技术上的通用表述。而经济合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规,最讲的是权责对等、透明消费。站在这样的角度,再来看我们的宽带服务,如果一条标准为2兆的原始宽带,只接入了10户家庭;而另一条标准为4兆的原始宽带线,却有100个用户分享,用网高峰时后者的网速可能比前者还要慢,但费用却比前者要高很多。一条宽带,在分享用户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接入服务的质量就无法确认,而无法确认质量的产品,价格无论怎么定,都不存在合理之说。

  有关专家用“通用表述”来反驳假宽带的指责,为什么不列举一下,国外对原始宽带接入多少用户有没有法定要求?人家用户端的实际网速,与原始宽带网速的缩水率有多大?而我们又有多大? (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