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化进程仍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称,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蓝皮书指出,1996到2005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到2009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以2009年人口总数13.35亿为基数,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采用2000年至2009年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0.52%,计算得出2030年人口总数为14.88亿。以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按照建设部06年7月统计的26平米计算,从2009年至2030年,住宅总面积需求为251.47亿平米。年均需求面积为11.98亿平米。当然我们并未考虑存量房市场交易,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

    (二)改善性需求将持续增长   

    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人均GDP从3000美元增长至10000美元的过程中,随着人口结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开始从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目前中国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波消费浪潮后,正在经历第三次消费浪潮,这波消费浪潮以住房、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精神文化产品等为主要增长点,其中住房消费居于首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生活在“蜗居”中,希望能住入理想中的“豪宅”。因此,可以想见,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前提下,房地产改善性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今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限购令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大幅提高,让人产生房地产市场将很快重回计划经济时代的错觉。我们认为,保障性住房作为有益补充,与商品房共同构成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其消费主体与商品房消费主体存在显著区别。相反,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前期欠债很多,致使本应消费保障性住房的人群不得不和其他人群一起来拼尽全力追逐商品房,从而在某个侧面凸显出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进而导致政府频出重拳调控商品房市场,使商品房市场无法完全按照其自身规律调整和发展。因此,保障性住房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不影响商品房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还有一定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坚定商品房市场走市场化道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