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小饭桌”课后托管班频频暴露安全、卫生、扰民等问题——

  谁来监管“小饭桌”

  新学期开学了,中小学周边的小区也热闹起来,特别是“小饭桌”等课后托管班都重新开始运营。为了给孩子选择一家靠谱的“小饭桌”,很多家长多方打听、亲自考察,可谓是煞费苦心。而“小饭桌”开进住宅区,又引发一些家长和居民常常担忧的扰民、安全等问题。

  秋季开学以来,工作日上午11点半左右,在秦皇岛市海港区兴龙国际城北门,陆陆续续有身着文化里小学校服的学生沿着行人通道走进小区。孩子们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大声说笑,楼道里显得有些嘈杂。经记者粗略统计,中午时段进入这个小区的学生近200人。

  向记者反映问题的小区业主诉苦说:“这个小区快成儿童乐园了,孩子们吵吵闹闹不说,甚至曾将电梯弄坏,楼道墙上也被弄脏,可以说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小饭桌”没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负责做饭的厨师也大多是开办者的家里人或者临时雇佣的,对安全知识也缺乏了解。辅导老师则很少具备正规教师资格证。

  据海港区建设大街街道兴龙国际城居委会主任张晓丽介绍,他们小区内目前共有9家“小饭桌”形式的课后托管班,开办者都是个人住户,开办之前也不需要居委会出具任何证明。从居委会的职能来说,只要它们不违法违规,居委会并没有进行干涉管理的权力,如果跟小区居民产生纠纷,居委会则会从中尽力协商调解。

  记者了解到,“小饭桌”的资格审批目前由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河北省小餐饮登记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法》进行登记监管,证照也只涉及《小餐饮登记证》一项。

  目前对于“小饭桌”形式的课后托管班的监管,秦皇岛市是由各县区的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认真细致的摸排和统计,已经对全市1010家“小饭桌”进行了留底备案,不过,“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保证食品安全,但是‘小饭桌’出现的扰民、消防安全、交通、教育、卫生、物价等问题,就不是我们能处理的了,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既没有管理权,也没有执法权。”

  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得到的结果都是没有明确的监管职能,认为“小饭桌”是个人行为,其所从事的业务并不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

  谈到“小饭桌”的学生管理,海港区教育局宣传科的负责人表示,“小饭桌”是个社会问题,教育部门只能负责学校内的管理,校外只对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有管理权。安全科负责人也解释说:“我们可以配合食品和市场监管局做好统计工作,通过在校学生填写统计表来了解他们都在哪些‘小饭桌’,然后把这些数据提供给监管部门,同样收到任何问题举报,我们也会反映给他们。”

  对于“小饭桌”的消防安全,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像“小饭桌”这样的小型民房、小作坊性质的个体,国家并没有关于消防要求的文件,有没有摆放消防器材、有无消防通道也不在监管范围之列。

  采访中,秦皇岛市卫生局疾控科、综合监督科有关负责人也明确回答,由于“小饭桌”既不是大型公共场所,也不属于小行业,对此类机构没有监管的职能。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都表示,“小饭桌”看起来只是一顿午餐和简单托管,然而却是关系教育、安全、民生等多方面的大问题,“希望‘小饭桌’的开办经营能够有标准可依,各方面都能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之下,这样才能让家长放心。”

  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小饭桌”需求很大,单靠一个部门管某一个方面,难以对数量众多的“小饭桌”进行有效监管,“小饭桌”监管在很多方面存在盲区,这涉及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能。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家长甚至有很多“小饭桌”的开办者,都希望能够建立专门的行业监管机制,出台行业管理制度,既让开办“小饭桌”的个人或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让各部门管理有法可据,更让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能放心。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