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郴州一家低档商品市场,靠卖几件假鄂尔多斯羊绒衫谋生的湖南农民李清,却被远在千里之外的鄂尔多斯法院从千千万万他的同行中选中,成为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名牌声誉的执法对象。李清一定想不通,这份比买中500万大奖概率还低的“幸运”,怎么会恰好落到他的头上。

  不过对于当下的李清而言,这样的困惑已经不再重要,要紧的是他将面临5年徒刑和2151万元的天价罚款。虽然当事各方都知道,如此天价罚款不可能真的执行,但至少从理论上说,只要这个判决不被撤销或改判,则李清的一生都将笼罩在这个判决的阴影中,无论他今后多么勤劳,其劳动所得都将被剥夺,只留给他一份最基本的生活。

  鄂尔多斯法院做出天价罚款判决的依据,是李清店中存货数量,乘以单件货品的“吊牌价”,得出4300余万元的“非法经营数额”,而后折算一半作为罚款数额。但据李清的律师介绍,李清店中电脑中有清楚的销售记录,足以证明“吊牌价”1000至2000元的假鄂尔多斯羊绒衫,其真实售价不过100多元,不足其“吊牌价”的1/10。而李清实际售出的假羊绒衫不过400余件,实际“非法经营数额”不过6万余元。

  在“吊牌价”总额、可能的实际售价总额,与实际发生的销售总额之间,法院选择哪个数据作为处罚依据,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决,自然也会给当事人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而从案件的实际结果来看,法院不仅按照最高数额从严判处,而且被李清律师视为关键证据的销售记录电脑,也在进入法院后再也没有出现,李清的实际“非法经营数额”,也就无从证明。由此种种迹象,加上鄂尔多斯法院千里奔袭、跨省追捕的大动作,似乎可以看出鄂尔多斯法院誓欲把此案办成一桩足以警示他人的“示范性”案件的思路。

  在保护知识产权渐成舆论共识,而鄂尔多斯等名牌产品却还被铺天盖地的假冒伪劣包围、困扰的局面下,地方法院配合当地名牌企业,为其品牌声誉保驾护航的意图不难理解。选中李清作为打击对象或许不无偶然,但一旦被选中,李清被重刑打造成一根威吓其他造假、售假者的“杀威棒”的命运,却成了必然。

  然而,“杀威棒”的威吓作用从来有限。据记者目击,就在李清售假店面所在的市场,其他商家的店面中仍然不乏各种假货在售。而在淘宝网上随便一搜,售价一两百元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多到数不胜数。按照严办李清所展示的决心,鄂尔多斯法院应该派出无数路法警,远赴全国各地大规模抓捕,而后押回鄂尔多斯一个个重判才对。谁都知道这样的展望绝无可能,于是李清注定成为中了“头彩”的那个倒霉鬼。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知识创新、维护名牌声誉,确实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意义上,维护名牌企业的声誉和利益,就是保护中国经济的声誉和利益,也是维护公众的普遍利益。但用何种方式保护知识产权,则必须有长远的制度性安排。李清所遭遇的“杀威棒”式的简陋思路和做法,在功利层面上注定达不到保护名牌企业的目的,在法律层面上可能侵犯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层面上势必造成公众对法律普适性的怀疑,以致违法行为和法律惩罚,都变成一种不可预期的、谁赶上谁倒霉的或然性小概率事件,法律对社会行为予以规范和惩戒的权威性,必然随之进一步耗散、衰减,直至成为狰狞却无力的面具。(张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