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王信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上表示,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回升,国内通胀压力有所上升,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加大。人民银行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信贷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201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7%,比上年末低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

    同时,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国家关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出口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加大信贷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进口,特别是鼓励高科技术产品、能源资源和消费类产品进口。总体看,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宏观调控,在保持稳健经营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努力创新信贷产品,丰富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2010年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新增3692亿元,年末余额达9776亿元;外汇进出口贸易融资贷款新增177亿美元,年末余额为1226亿美元。

    稳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个案试点,扩大试点范围,有力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四个城市正式启动。2010年6月,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北京、天津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对境外地域不再设置限制,所有境外企业均可按照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2010年下半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快速增长,年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出口试点企业从试点初期的365家扩大到67724家。此外,还在新疆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实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个案试点。

    积极开展国际间货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顺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署总额达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支持开展双边贸易和投资。积极推动包括清迈倡议多边化在内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加强与多边开发机构之间的合作,成功加入泛美开发银行,推动国内企业开拓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市场。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的业务合作,扩大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

    李东荣表示,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人民银行抓住时机,继续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5%。从实体经济运行的情况看,企业对汇改后的环境逐步适应,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也逐步减弱,目前进口保持强劲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区域结构得到优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减缓了通胀压力。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并连续创历史新高,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也明显增强,外贸行业的生产、经营及就业状况总体平稳。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形势已超过危机前的水平。随着各项改革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

    二是继续推进大型金融机构深化改革。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此外,国家开发银行也已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稳步推进。通过改革,我国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日益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大为改观,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通过多种政策性融资手段,成为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企业“走出去”资金需求的坚强后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提升出口企业信心,支持出口企业采取灵活交易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扩大贸易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近年来,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进一步简化结售汇审核程序,允许跨国公司在集团内部开展外汇资金运营,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放宽资本管制,取消对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四是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层次资金需求。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外汇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先后推出了外币对交易和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等交易工具,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提供了金融工具。

    李东荣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复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不强,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美国等一些国家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非常宽松,从而加剧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入、本币升值乃至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大量有毒资产有待消化。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虽然存在有利的发展条件,可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除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际收支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外,目前通胀预期增强,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偏高,外汇持续净流入压力较大等问题不断凸显。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依然艰巨,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合理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我国经济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合理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平稳适度的货币环境,防范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切实贯彻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已召开全国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将继续统筹协调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型工具,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多方面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逐步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要求,结合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通过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密切关注和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实体经济、外贸部门的影响,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创新汇率避险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是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运营机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创新,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并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推进已改制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逐步提升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不断提高其服务对外经贸和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走出去”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继续研究推进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稳步扩大香港人民币债券规模。认真总结经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展到全国,切实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便利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境内机构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银行已于2011年1月6日发布实施《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继续推动与境外货币当局建立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安排,并进一步落实已签署的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协议,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

    五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进口付汇核销改革,择机启动出口收汇核销改革,在全国推广实施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实现服务贸易外汇均衡管理和事后监督,推动贸易信贷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开展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改革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跨境资金均衡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区域合作,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继续通过G20峰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要平台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各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审时度势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落实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和治理改革。更广泛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各项工作,提升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积极参与双边、多边等经济金融政策的国际对话和重大机制性活动,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合作,为我国企业跨境投资创造有利的经济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