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繁鑫)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将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第一阶段将于10月11日-15日举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8月18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会主题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心和决心。

  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雪豹频繁现身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地,青藏高原藏羚羊种群数量从7万头到30万头……近期,生物多样性领域新闻多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这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黄润秋表示,成效的取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引导、支持社会各界投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例如,在青藏高原开展生态奖补,使农牧民“吃上生态保护饭”,当上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2016年以来,西藏、青海累计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超90万个,带动农牧民增收近80亿元。

  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先后出台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确定的17%的目标要求,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及85%的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在保护地内得到有效妥善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也在逐步恢复。2020年开始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禁渔令”。

  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遏制无序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地的影响。截至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累计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503个重点问题,大部分已完成整改。同时,有关部门开展“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严厉打击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走私,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已形成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