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全林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这句话随之被简化为“房住不炒”,成为两会热词。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房住不炒”被转述为“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不难看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体现了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决心,其中“房住不炒”尤为公众关注。
 
  只有打击炒房投资,才能使得住房的居住功能更好地体现。抑制投机性需求,满足合理住房需求,才是房地产发展的正道。“被GDP牵着鼻子走”,正是过去十多年来调控成效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炒房的背后有多方利益的博弈。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变动涉及到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各方的利益都来自住房消费者。当房价过快上涨超过家庭购买力时,各方利益会发生分歧。中央政府强化宏观调控,避免房地产泡沫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则有意无意地推动房价上涨,凭借高额的地价出让收入和税收取得政绩,执行调控措施不主动;开发商会坚持涨价并进一步制造上涨预期,获取利润;银行风险加大,但相对其他风险资产,仍愿意发放住房信贷;已购房者和投资者、投机者希望进一步上涨;真正的住房需求者希望价格稳定。而影响房地产市场供应和定价权的地方政府、开发商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
 
  “房住不炒”须从房价上涨预期上着刀。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楼市获取财政增长。如果紧缩调控导致楼市平稳或疲软,以致于经济增长不够理想,就重新加热楼市,于是楼市陷入下轮循环,这就是房价涨风刹不住的基本原因。从利益传导链条中不难发现,调动地方政府平抑房价的积极性,需要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在财权与事权分配方面的关系,踩住目前比较突出的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的行政惯性,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过日子。
 
  “大庇天下寒士”是政府的担当。“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让“房住不炒”成为现实,要转变地方政府“卖地,不愿长期持有物业”的模式。香港60%的居民住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包括大量公务员、教师可以免受房奴之苦。如果政府手中有房,就可适当对冲房价上涨预期,炒房者自然被挤出。实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关键要提高政策执行力,通过采取政绩考核、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投入保障房建设的强制性管理、保障性住房用地占用地规划按比例管理等措施,方可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面落地。
 
  房产税是抑制房产市场投机性需求的一剂良药。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需要税收这架杠杆。在房屋保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势在必行。“房住不炒”呼唤房地产领域的税收修法、立法提速。对城镇居民一定面积内“用来住的”房屋可实行免税,而对超出一定面积“用来炒的”房屋应课以重税。炒房者的房屋持有成本增加了,既能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购房需求,又可以释放有效需求,这样住房自然回归到给人居住的属性。
 
  2月17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披露,截至2016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7%,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38.1%,第四季度各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额均低于2016 年9 月。图为2017年2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一房地产建设工地。(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新实体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中新社发 赵天奇 绘)
 

责编微信:cctvs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