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也是继2月10日首次载入联合国决议后,中国理念回声再起。这表明,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样,由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的价值和意义在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和重大国际事务面前,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从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的实践路径,到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路线图,再到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

  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时代主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结束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后,扩大合作、共同发展早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最殷切诉求。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习主席对此深刻指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转折关口,中国给世界呈现了独具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评价说,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在此基础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倡导,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四年多来,按照习主席的战略思想,中国从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担当,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蓝图的实践。通过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着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在实处;批准生效《巴黎协定》,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倡议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致力于全球金融合作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顺利运行……展望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承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响应,关键在于行稳致远、扎实推进。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同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