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横东街的小肠陈老店即将拆迁。蔡代征/摄

 

    南横街要修路了,这就意味着“小肠陈”的老号也要动迁。

    半个世纪以来,这家老店就没离开过南横街,“老店老汤老味道”,几乎成了南城老北京心里自豪又惬意的一件事。

    “那以后还回来吗?”“老店可不能搬走啊!”面对老街坊的询问和挽留,“小肠陈”第四代传人陈秀芳心中充满无奈与惆怅。

    她说:“我们要求不多,就是希望南横街的路修好了,还能给这个老号留一块地方,还能让老街坊们想吃这一口儿的时候,别找不着地方。”

    “我的天,可千万别拆了呀!”

    南横街西口路南有棵大槐树,树下一栋陈旧的老式二层小楼就是中华老字号“小肠陈”。

    门口的大灶里,一锅老汤“咕嘟咕嘟”开得正旺,8张桌子挤在狭小的店铺中,五六位客人或是谈天说地、或是低头就着一碗卤煮、喝着“小二”。

    如今想在北京找到明炉大灶,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儿,而在小肠陈的老店,大灶就设在门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锅里,火烧、大肠、肺头、炸豆腐煮在热腾腾的酱色老汤之中。

    家住菜市口的陈大姐中午特意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带着自家的小铝锅买上两碗卤煮。

    “我在这儿住了快30年了,30年前什么样儿,现在还什么样儿。”陈大姐说,30年过去了,老街坊、老食客都无处找寻,唯一不变的仍是这明炉大灶,仍是这实实在在的经营。

    “前一阵这儿一弄上围挡,我都蒙了,以为拆了呢。绕到后面一看还开着呢,我不由自主就自言自语了一句:‘我的天,可千万别拆了呀!’”陈大姐说。

    一会儿的工夫,两碗卤煮已经盛在小锅里。陈大姐用了两个塑料袋把锅扎得严严实实。“骑车大概五分钟,到家还是热的,多好!”

    觉得父亲还在灶前搅动那锅老汤

    对于“小肠陈”第四代传人陈秀芳来说,这间简陋而陈旧的老店带给她的,更多是回忆和温情。

    小肠陈第三代传人陈玉田老爷子制作的卤煮堪称一绝。

    解放前,梅兰芳、张君秋、新凤霞等都在唱罢大戏后叫碗卤煮当消夜。1956年公私合营,“小肠陈”在南横东街的燕新饭馆内专门制作卤煮火烧。当时只是晚上饭口营业,可下午三四点钟就有人拿着锅、盆到店门口排队。

    陈秀芳说,“那会儿我父亲还在店里经营,老爷子对待客人都跟老朋友一样,给人家盛的时候都问一句:‘给您多来点儿汤?’”要知道,富余下来的卤煮老汤,就又能让一家子晚上吃上一顿美味的白菜炖粉条。

    “门口拓宽马路我觉得挺好,”陈秀芳说,“经常有食客开着好车来老店吃卤煮,我有时候都觉得门口的小窄马路别蹭坏了人家的车。”

    但马路眼见着拓宽,“小肠陈”的老店能否在道路修好后重新回归却悬而未决。

    “我一回到这地方,就总觉得我父亲还在灶前搅动那锅老汤,迎来送往地和老主顾们笑着打招呼。”她想想说。

    要的就是大家挤在一起的热乎劲儿

    有了“青云阁”的失败和前一阵“九门”的纠纷,陈秀芳与很多老字号小吃的传人都觉得,单独的门店是老字号经营的最好模式,原汁原味,还能保留传统的吆喝方式。但目前,除了一些“财大气粗”的老字号,独立店面对很多老字号小吃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前门大街开街前曾经找过这些个老字号小吃,但一是经营面积过大,二是租金太贵,不是这些靠着一碗一碗卖出来的小吃能承受的。”

    让老店重回发源地,这是很多老字号北京小吃的梦想,可随着旧城改造,一些小店因为经营利润低、铺面租金高而销声匿迹。几年前,在磁器口路口经营了50多年的锦馨豆汁店就因为租金的问题,不得不离开了那里。发源的老店从磁器口消失,只剩下几间分店。

    廊坊二条、门框胡同是老北京小吃的发源地,许多老北京小吃如爆肚冯、小肠陈、年糕杨、豆腐脑白都在这里起家。但前门地区的改造,使许多老字号迁址。

    “我不希望再有老字号重蹈覆辙。其实我们只需要很小的一块儿地方,要的就是那种大家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热乎劲儿。马路宽了、环境好了,我们都拍手称快,但是千万别让老字号没了,别让老街坊找不着了。”陈秀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