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决定设立“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每年定期拨款用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将配合和资助上海主要新闻媒体扩大文艺评论阵地,同时大幅提高文艺评论稿酬,自今年七月起,相关媒体的评论稿酬标准每千字将达到300-600元。同时,专项基金将设立年度文艺评论奖,以奖励和支持优秀的文艺评论。

  众所周知,在文艺工作中,创作和评论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文艺评论的健康和全面依托文艺创作的活跃和繁荣;反之,文艺创作的活跃和繁荣,也离不开文艺评论的健康和全面。表面看,这种关系有一点鸡和蛋的关系;实际上,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就是一条鱼,它只有在包括评论在内的各种元素组成的河水中畅游,才会有自己的兴旺发达、生机勃勃。近年来,尽管文艺评论不断活跃,但相比于日趋繁荣的文艺创作,仍然不尽如人意。好的评论文章太少,好的评论家更少,被广大民众熟知的文艺评论家更是少之又少。于是,缺少了评论在内的文艺发展,就只是一个独脚行走的文艺,只是一个不平衡、不完善的文艺。对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决定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设立“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旨在进一步调动发挥文艺评论家和相关媒体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以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这是很有意义的。

  纵观这次评论基金会的产生和运作,有几个主要特点值得称道: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把创作和评论作为两个同样重要、同样关键的要素加以整合考虑和认真对待。二是在具体操作上,除了明确稿酬的确定等经费保障外,还在版面的安排等载体落实方面也是逐一明确,比如——《解放日报》将在现有版面基础上每月增加两期文艺评论专版;《文汇报》将进一步发挥“文艺百家”评论专版在文艺评论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刊发评论文章,并开展对热点文化现象的争鸣,同时在文化新闻版增设“文艺快评”栏目;《新民晚报》计划每月增加一个文艺评论专版,同时在现有版面中增设文艺时评专栏。与此同时,广播和电视节目也将增加文艺评论相关栏目。三是在人员培养和队伍整合方面,除了上海本地资源之外,还在全国各地物色和动员更多评论专家加盟上海的文艺评论队伍,如《解放日报》的专版,就准备联络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建构上海文艺批评的重要平台,结合报纸副刊文艺批评的特点,着重针对当下文艺创作的热点作品和各种文化现象发表评论。四是不就事论事,文艺评论除了对作品进行具体评论外,还对文艺现象进行分析、点评和引导。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一个社会的发展,肯定要有智库、要有精英进行导航或引领的,文艺也一样。尤其是在当下价值多元的情况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的主流价值观要推广、什么是亚文化只能在一小部分内流行的,什么是错误乃至腐朽的文化要遏制或打击的,等等这一切,光靠受众自己辨别、光靠作家自己感悟,有时是很费劲和很恍惚的,当然,评论也有错误、也是良莠不齐的,我们也是在不断进行反省、批评的过程中,形成比较正确的文艺观点、文艺立场、文艺视野等文艺理论,并以此促进和推动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文艺评论专项基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要把大好事办好、做实,我们还有更艰难的工作要完成,我们还有更持续的挑战要应对。首先在观念上,我们要从领导干部开始严肃明确,建设一个良好生态的文艺评论环境,就必须允许评论家百家争辩、百花齐放,也就是说一部作品问世,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作品(主旋律作品、商演作品、传统作品等),不能先定调,一律说好;也不能先定调,一律说坏;好与坏,由市场来检验、由观众来评判、由实践推进以后来裁断,这个时候,文艺评论也要独立自主地发表意见,不要一味依附于某些权势、某些钱势。其次在我们的作家或制作单位,你的作品如何,不能因为人家批评几句就说人家“不行”、“不懂”,也不能人家提几条修改建议,就说人家“冒充专家”、就说人家“以次充好”。真理越辩越明,好的作品是不怕人家批评的,更不怕人家提建议的。最后,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受众,要恢复和发扬过去的一些优良传统,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全面评判,看见一些不好的、不足的,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能一棍子打死;看见一些亮点、一些创新,也不要对作品涂脂抹粉、更不要对作品说得天花乱坠。严肃的、理性的文艺批评,是我们市场成熟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必备条件。

  总之,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的诞生,对上海重大文艺创作和优秀文艺作品的发展,肯定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件。好事有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把这个好事一步一步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按照文艺发展的规律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