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不像古代社会,“人丁兴旺”反而有可能带来许多问题。因为地皮就那么丁点儿大,所能承受的人口也就那么多,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范围就会给社会带来压力,同时也会给政府带来诸多难题。这不,中国首都北京就面临这样的难题——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而为了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北京顺义就发明了所谓的“顺义模式”。

  据相关报道称,顺义对流动人口的调控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产引人”“以证控人”“以房管人”,旨在运用各项行政手段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此举措一度被称为“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的可广泛推广的措施”。 但此模式近来却引来社会广泛质疑,最强劲的质疑声是“带有歧视色彩,有违法治和公平”。身处臧否之间,“顺义模式”推行者选择噤声。(9月13日京华时报)

  支持“顺义模式”的人认为,在这种模式使得顺义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同时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而反对者则认为外地人给北京的建设做出相当大的贡献,如今却反被“驱逐”,此种行为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是说不通的。诚然,从某种层面而言,一个城市的决策者作出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策略无可厚非。可是“顺义模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在于它对低端劳动者的“驱逐”。

  这种政策类似当年在南非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据说,以前南非的城市是不允许黑人随便进入的。但是城市又需要他们做一些最低端的工作,于是白人开始允许黑人去城市打工。只是黑人不允许在城市拥有居住权,也就是说黑人不能享受城市的各种资源。当然在这种政策下,南非的城市相当秩序化,也相当漂亮。后来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黑人可以随便进入城市了,城市却不像原来那样整洁漂亮了。可你能说城市允许黑人的存在是南非的倒退吗?至少社会的主流意识认为南非让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措施是历史的进步。

  顺义模式虽然没有“种族隔离制度”那般的耸人听闻。不过它们的相似点在于城市很难接纳那些低端劳动人群。类似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发展至今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模式。北京顺义选取了一条吸引高端人群的道路。而且由于人口规模的过于庞大是阻挠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力,所以他们采取这样一条“驱逐”低端劳动者的措施。如此一来,既能保证高端人群的流入而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限制了过多的人口同时分享城市发展成果而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

  可是明显这一条措施只是适合一个局部的。首先因为此种措施的进一步实行间接证明了社会不公的存在。也可以说此种措施从形式上将流动人口划分为三六九等——对顺义有用的人留下,没用的就“驱逐”或者完全不让他们在此落脚。当然,这种有用与无用也是在城市自我发展定位的基础之上。其次,若是所有的城市都开始“顺义模式”,吸引高端人群而排斥低端劳动者,那么中国大部分的流动人口都会从哪来回哪去,因为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的都是低端劳动。可是这显然不可能,失去流动人口的支持,城市极有可能会瘫痪。

  若单是从地区发展角度而言,“顺义模式”不啻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模式。但是很可惜,它出生在北京——一个流动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的地方,一个不仅能吸引高端人群,对低端劳动者同样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而且很不客气的说,北京没有了流动人口,那么城市绝对会瘫痪。所以此种类似于“隔绝”低端人群而富裕自己的作法,想不引起社会诟病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