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真是伤不起!第2011个圣诞节的款款而至和推波助澜,使更为尘嚣甚上的“洋节热”在年度内达致登峰造极。直面各路媒体不失时机地渲染炒作,正视学者叫兽磨刀霍霍般口诛笔伐,你我不妨做一回闲庭信步、冷眼旁观的智者,对圣诞节作一个中国式换位思考:面对西方圣诞节,中国文化无需畏惧!
    
    “夫物之不齐,物之性也”已凝聚为国民的不朽智慧常识,“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早沉淀为民族的永恒群体记忆。一言以蔽之,和而不同是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璀璨夺目的人本精神,是圣诞节得以平民化、大众化的源头活水。圣诞期间,一条手机短信,一封电子邮件贺卡,抑或一句寒暄问候祝福,总少不了“Merry Christmas Day”(圣诞快乐)。快乐,是人的本性。普天之下,一个脉搏,多个旋律,同欢同乐。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分民族肤色、高低贵贱,“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是一条不言而喻的真理。”(《独立宣言》)众生平等在圣诞节得到淋漓尽致地解读诠释。在中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民本思想曾经挥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今天,我们全民一同庆度洋节,希冀更多的是获得一种快乐情感。“以人为本”过圣诞,折射体现的是顺民心、重民生、不折腾的思维理念。
    
    生生不息的平安诉求,是两千多年来圣诞节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的星语心愿。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12月24日,让兄弟姐妹的你我共同聚首飞雪连天亦或月明风清的平安夜。缀满吉祥如意的圣诞树,象征慈爱善良的圣诞老人,琳琅满目的圣诞礼物,甜美可口的糖果,还有《圣经》中的橄榄枝、“诺亚方舟”,无不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平安的企盼,寄寓着对明天会更好的祝愿。在中国,“平安是福”是一句脍炙人口并被广泛接受认可的人生格言。五千年来,国人憧憬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神往着“苍生俱饱暖”的乐土家园,描述着“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生存状态,诉说着“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和平期待。一定意义上讲,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表征的共产主义境界和中国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可谓异曲同工、息息相通。
    
    雄浑深邃的人文哲理,是圣诞节永葆激情勃发、青春奔涌性格特征的财富魅力。主耶和华怀揣匡时济世、拯救生灵的夙愿抱负,历经艰难曲折,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降临,阐述了一种真理信仰的根深叶茂和辉煌顽强。在中国,也流传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神话传说,流淌着祖先们“普度芸芸众生”的悲天悯人情怀,激荡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积善感恩情结。圣诞之夜,伴随耶稣的出生,撒旦也来到了人世间。难怪狄更斯要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中国,很多成语典故,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等,与之殊途同归。千百年来顺流而下,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光明和黑暗并存、天使与恶魔共舞的时空“十字架”。我们不自觉卷进并不可超越于这个有无相生、矛盾统一的辩证生态系统中。
    
    思考可以减少争吵,理智能够弱化情绪。依托圣诞节这个敦厚载体,做一个有关它的中国式思考,透过中西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世事纷扰,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圣诞的独特力道,找寻到一条有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