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末岁初,是电影的旺季,贺岁档影片纷纷上市。今年造势最强的,是《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电影不属奢侈品,不少人本想一睹为快,可票价又涨了,《金陵十三钗》最高票价为120元,《龙门飞甲》IMAX版为150元,这样的高价,却把不少观众挡在影院大门之外了。
    
    从2002年起,我国电影票价每年均以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增长最快的国家,去年一举突破了百亿大关,今年自然更在百亿之上。这样的“票房奇迹”,并没有有效地扩大电影观众队伍,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电影文化,实际上只是靠单纯涨价形成的一种“票房奇迹”。
    
    看电影本是最便宜的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世界各国的票价都是比较低的。拿美国来说,今年第三季度平均电影票价为7、94美元,在美国看一场电影仅占人均月收入的0、2%,而在我国一张电影票动辄卖到七八十元,即使按大城市每月5000元收入计,也要占收入的1、6%,是前者的8倍。如今《金》《龙》二片的票价更跃到百元以上,不怪观众讽之曰:“高,实在是高!”
    
    我国的不少文化产品多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但以电影为甚。比方说,书价涨得过快,也是人们所诟病的,但与电影比较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张电影票几角钱,最低的一角钱,当时的书价除活页文选一类单页书外,几角钱一本是很少的,多要以元计。就是说,当时一本书的价钱要高于一张电影票。如今则相反,平均说来,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则要高于一本书,这不是说书价涨得不历害,而是说电影票价涨得更惊人。有学者说,我国电影35年涨了800倍,真可谓疯长。
    
    电影票价的疯长严重地超越了大众收入的增长,其结果使电影失去了大众属性,电影观众并没能随票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为5、7次,韩国为2、27次,而我国全年观影总人次仅为2、84次,意味着人均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
    
    人均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就使公众中存在着的巨大电影消费潜力,被高票价压着不得释放。如果能合理定价,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电影院,让上座率大幅上升,空座率大幅下降,那就是既满足了公众的电影文化需求,又收获了票房,实现了“双效益”,完全有异于时下的高票价的后果,是压抑了广大观众的电影文化需求。
    
    自然,电影票价的疯涨,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成本啦,管理啦,经营啦,等等,需要认真分析对待,但合理解决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决不能把涨价作为“华山一条路”,而是要打“组合拳”,尽力将大众引进电影院,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潜力释放出来,这是做大做强电影业的最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