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体调查早教市场,曝出儿童早教学费贵过大学数十倍。且不说这是否有一叶障目的成分,首先对早教的认识社会上就存在两种误区:第一是认为早教贵过大学不合理,第二是早教可以替代并优于家长教育。

    对许多人来说,孩子的诞生,就意味着他身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角色变换等等。而父母望子成龙的急躁心态为早教市场提供了商机。据说目前全国有8000万3岁以下的婴幼儿,学前教育市场规模达500亿元。但是,当早教成为产业发展之初,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供求失衡。供求的巨大反差,导致了早教服务提供方可以坐地起价,才引发所谓的“早教贵过上大学”的惊诧。

    然而,早教本身是一个存在多种需求的阶段。指望政府像办义务教育般承接早教业务是不现实的。因为幼儿教育成本是相当高的,政府没有能力承担。况且对幼儿来说,6岁前的教育可定终生,这个年龄段可以说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最佳时期。早教不仅是承担“看住孩子”的保姆功能,它对教育方提出的要求更高,其中需要投入的精力、物力、财力,是大学无可比拟的。

    更为关键的是,倘若一味要求政府干预早教市场,其结果就是市民必须出让自己的选择权。而当选择过于单一的时候,更加无路可走。虽然当前的早教市场仍需整改,但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力量是不应小觑的。早教是作为一门消费存在,消费有各种门槛,选择合适自己的物有所值的便可。“物美价廉”许多时候只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它只能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

    早教市场的兴旺和混乱,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培养过于功利化。要知道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一生的责任,不能仅仅指望早教机构。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缺乏起码的“三生”教育,即生产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特别在“生命教育”这样的命题上,从生命的起步,到对生命的体悟,再到对生命的热爱,对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而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充分参与和指导,结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对其成才更为有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应让他们展示天性,过早给予他们过重的负担其实与犯罪无异。(作者是民办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