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总结近十年“小偷反腐”著名案例,引起网民热议,并将小偷誉为“反腐战线上的一支奇兵”。(12月23日《南方日报》)
    
    因偷盗而揪出许多社会“蛀虫”,小偷的形象在许多人面前变得可亲起来。在笔者看来,小偷反腐是无意识行为,因此而产生的盲目肯定与挞伐都将遮蔽民众的反腐理性。
    
    古时世人崇拜侠盗,是因为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今天小偷之所以更乐意于偷高官,一是往往收获颇丰;二是少有报警。其实,偷窃与贪污都应受到社会严打,他们的区别在于,小偷是暗偷,贪污是明窃罢了。对小偷偷窃发现蛀虫的叫好,淹没了对小偷罪行的起码唾弃,不仅有悖于社会对偷窃行为的良心问责,更可能激起小偷们“沾沾自喜”的侥幸心理和挑战欲望。
    
    笔者看来,小偷能够“反腐”成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他们行踪诡秘,总是“突击检查”;二是他们唯钱是举,无所顾忌。这其实与腐败问题有些类似:一方面腐败分子隐藏较深,反腐人员在调查取证、信息来源等方面遭遇诸多难题;另一方面,也正是民众最担心的,金钱诱惑下,反腐人员与腐败分子沆瀣一气,导致反腐行动裹足不前。
    
    真正反腐的含义是制度性的,用全民反腐防止纪检人员的虚与委蛇,让腐败行径无处藏身;重奖和保护反腐举报者,调动民众反腐积极性。这才是小偷反腐应该带给我们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