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哈尔滨4月23日电(朱善永王健)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不少债务人因投资失误、创业失败以及担保连带等情况陷入“债务泥潭”。
   近日,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法院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妥善处理一起案件,努力用司法手段助力债务人"重回市场”激发再生产、再创业能力。

 


   当事人郑某和陈某是一对小夫妻,怀着创业打拼梦想的二人,向肇源县就业局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人民币5万元,并用反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抵押物作为抵押担保,向肇源县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贷款进行创业。后因经营不善,郑某夫妇不仅欠下了债务,贷款也无力偿还,生活蒙上了阴影。由于二人已经违约,无法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向银行按时还款,银行遂将肇源县就业局保证金划扣折抵该笔贷款。近日,肇源县就业局根据反担保合同约定,诉求郑某夫妇立即还清贷款本金及利息47,232.83元。
郑某夫妇的遭遇并非个案,二人有履行意愿但没有履行能力,如果缺乏救济途径,非常容易陷入“债务泥潭”,从而丧失了再生产能力。
   肇源县法院综合考量,该案件救济的关键,是在维护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司法方式,促使债务人有效履行债务,避免因履行不能导致法院后续强制执行、当事人信用受限。为此,肇源县法院采用多元解纷机制,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对该案件进行了调处,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郑某夫妇同意积极履行债务本金及利息47,232.83元,第三方担保人姜某使用工资作为担保。
   案件的顺利调处,避免了后续强制执行行为带给债务人的失信惩戒,帮助债务人获得继续融资和履行能力,促使债务人获得了“重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