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6日上午,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共破“盗抢骗”案件118.3万起,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损失65.6亿元。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介绍,当前,受网络发达、联络方便、交通快捷、移动支付普及等因素影响,“盗抢骗”犯罪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犯罪分子流窜程度加剧、地域性特征突出、职业化趋势明显,传统犯罪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犯罪类型,传统接触式犯罪向非接触式犯罪发展,团伙构成、作案手段更加复杂,隐蔽性更强,侦查打击的难度更大。

  一是跨区域、系列、团伙犯罪成为常态。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财物流动进一步加大,跨区域、系列、团伙作案的“盗抢骗”作案人员中团伙作案比例占一半以上,系列作案比例占一半以上,跨区域流窜作案占一半以上。

  二是部分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危害全国。一些犯罪团伙成员以地缘、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犯罪团伙,传授作案方法,流窜全国作案,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他们有的专门攀爬阳台入室盗窃,有的专门盗窃汽车内财物,有的专门撬盗保险柜,有的专门实施各种街头扒窃拎包和诈骗活动等。

  三是一些地方集中销赃地辐射全国。一些地方的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市场、二手车市场、金银首饰加工点、典当行、废品收购站等建立销赃渠道,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销赃网络。

  四是扒窃等街面犯罪活动屡打不绝。一些地方街面砸车窗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盗窃电动车、自行车等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群众反映强烈。

  五是惯犯累犯危害巨大。近几年,全国抓获的“盗抢骗”犯罪嫌疑人中,惯犯累犯占比不大,但所作案件却占全部案件的大部分。绝大多数盗抢骗犯罪团伙的主犯、骨干都是惯犯累犯,这些惯犯累犯长期作案、反侦查能力强,是“盗抢骗”犯罪的主要实施者。